其实在坊间,特长生招生一直被许多人视为进入名校的有效捷径。那么,特长生招考究竟如何进行?有意报考特长生的孩子,该怎样做准备。进入名校的特长生在学习生活中,又与普通生有何差别?
明年调整招生 继续控制人数
今年,厦门市要招收的285名初中特长生分属12所中学,包括体育、艺术两大类。体育类有足球、乒乓球、女子排球、田径、篮球等项目;艺术类有声乐、舞蹈、美术、表演艺术、书法等项目。各校招生项目不同,名额也从10到40人不等。
与去年相比,本月初公布的初招政策严控了各校特长生招生,即取消了个别学校特长生的招生项目、减少了课程项目的招生类型,也减少了招生名额。市教育局表示,明年还将就特长生招生做出适当的调整和控制。
为了防止变相择优等不良现象,今年还首次规定,特长生考试将由市里或区里统一组织测试,按特长成绩录取。
截至记者发稿,各校虽都已将今年的特长生招生方案上报,但市教育局尚未统一向社会公布。
不过,根据早前的安排,最迟在明天,12所学校的特长生招生简章就都将“面世”,学生和家长可登录市教育局或各校网站查询。
想考上特长生 得凭扎实功底
孩子如何准备,才能以特长生身份被名校录取?看看过来人的经历吧!
厦门一中初一声乐特长生郑晨昊从小学四年级开始学声乐,在此之前,他已考过钢琴十级。晨昊妈妈说,晨昊从小就喜欢音乐,也表现得很有天赋,在厦外附小上学时,就是少年宫合唱团成员,曾到过美国、台湾等地演出,也获过许多奖项。
多年积累的音乐素养,是郑晨昊最终以第二名的成绩被厦门一中录取的关键。当然,“他从小就很向往一中,每次去少年宫路过一中时,都说这就是他以后想上的学校。”晨昊妈妈说,晨昊的目标一直很明确。
和郑晨昊一样,厦门五中初二表演艺术特长生胡文轩能被录取,靠的也是她幼儿园就打下的扎实功底。“我从小就上这方面的培训班,考前半个月又请了专门的老师指导”。
最终能否录取 还看现场测试
根据往年经验,招考时,各校对特长生的测试难度不大,但却能真实检测出考生的专业素质。
比如,去年厦门一中声乐特长生测试要求考生现场清唱一段自选歌曲,听高音模唱,然后是节奏模唱;厦门五中的表演艺术特长生测试则要求考生朗诵自选内容,并表演一段自选节目。不过,今年因政策有变,具体考试方法尚不明朗。
还有很多家长好奇,报考特长生,是不是非得获过很多奖?
导报记者从各校了解到的信息是,许多学校在招生简章中都会要求考生在报名时就附上获奖证明。
比如去年,厦门六中就要求报考声乐、舞蹈特长生的考生提交“相关等级证书、各类表彰、获奖证书原件及复印件”;厦门双十中学也要求提交“参加学校或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艺术活动,获表彰、奖励的证书原件及复印件”,但在实际录取中,这些获奖证书大多只是作为参考,最终能否被录取,关键还看现场测试成绩。
提醒
该不该往特长生方向培养?
首要考虑因素是孩子兴趣
比起电脑派位,若能通过特长生考试升学,自然少了太多不确定因素,所以特长生招生一直被许多家长视为进入名校的有效捷径。不过,相关老师提醒,是否让孩子备考特长生,取决于孩子自身兴趣。
据了解,目前以特长生身份升入各校的学生,在初中阶段经常参加演出或比赛,除了文化课学习,他们还要把时间和精力花在特长训练上。
比如厦门一中的声乐特长生,就常年要进行大合唱排练,正因该校出色的合唱实力,一中声乐特长生表演和比赛的任务也相对较重;
再如厦门六中,更是在招生简章中明确:“在校期间,艺术特长生应当严格履行艺术特长生的职责,积极参加校、区、市组织的重要演出活动。”
而厦门五中的表演艺术特长生除了每周“雷打不动”的一次表演课外,若有演出或比赛需要,还需经常在周末排练。
在许多学校,特长生一般是被“捆绑”并和其他普通生凑成一个班,各校也没有“特色班”的提法,但特长生的初中学习生活,还是与普通生有一定差别。
所以,厦门五中表演艺术课老师秦雅和其他多位老师都认为,要不要让孩子成为特长生,第一考虑因素是学生自身对这项特长是否真的感兴趣,再者就是天赋和能力。
秦雅老师认为,若确有意向考取特长生,还需及早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