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福建 >> 漳州新闻  >> 正文

探访姚晨微博里的漳州“船庙”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王振贤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进发宫看起来“相貌平平”


▲一位老疍民在“船庙”祭拜祈福

小小船上庙宇承载着疍民们的浓浓乡愁

  台海网2月4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王振贤)1月29日,著名演员姚晨发了一条微博,春节期间她到漳州游玩并打卡多座庙宇,其中,一座位于漳州九龙江船上的庙宇让她印象深刻。微博发出后,这座位于船上的庙宇也引起了网友们的好奇。2月3日,导报记者进行了一番探访。

  这座船上庙宇位于芗城区九龙江旧中山桥的下游。在高楼林立的江滨路,这艘小船显得不那么显眼,但却供奉着玉皇上帝、九天玄女、哪吒太子等30多座神像。小船也有自己的名字——进发宫。这里是九龙江船民与岸上部分民众宗教活动的场所之一。导报记者到访时,恰逢正月十三,是民间传说中“帝君”的生日,船上早早就迎来了众多香客。这些香客有原本生活在这里的老船民,也有来自岸上各地的香客,到此祈求平安。

  聊到进发宫时,香客林先生向导报记者介绍,这座庙估计有几百年的历史。以前九龙江上生活着很多船民,休息的时候船会靠在一起,船民吃、住都在船上,船就是他们的家,因此这些船被称为连家船,船民也称为疍民。早期的船民生活困苦,没有田产只能从事捕鱼、捞沙等工作,生活条件极其艰苦,加上外出作业充满危险,为求平安,就在船上供奉神明,以求庇护。林先生说,他们小时候常在这边玩,父母都会过来拜拜祈福,慢慢就成为习惯。虽然现在年龄大了,但也会过来为家人祈福。

  船主郑先生介绍,进发宫所在的主船长约21米、宽5米,主要用于供奉神像和香客进香;辅船船长约15米、宽3米,是老船民生活待客、放置物品的地方。“以前哪有现在这么好的生活条件啊,我们前半生都在水上讨生活,一家子都生活在一条小船上,刮风下雨也要出去干活!现在生活好了,大家都搬到岸上了,不过老船民都喜欢回来这里看一看,忆苦思甜。”

  进发宫的历史约有500多年,每年农历九月十三的“送王船”仪式在2020年中国与马来西亚联合申报的“送王船——有关人与海洋可持续联系的仪式及相关实践”项目中,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小小的进发宫不仅是信众们祈福的地方,也是一个群体的共同记忆,承载着一段历史和疍民们的浓浓乡愁。

相关新闻
今年漳州市级以上重点项目计划实施876个总投资1万亿元

台海网2月4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洪婷婷)导报记者获悉,2023年漳州计划实施市级以上重点项目876个,总投资1万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131亿元,并从中筛选市级“重中之重”项目46个、年度计划投资494亿元,由市领导“双挂钩”服务推进。

漳州龙文区“安得广”70户通过审核

台海网2月4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陈青松)昨日,导报记者从漳州市龙文区住建局获悉,龙文区“安得广”惠民安居工程申请审核结果公示工作已结束。经审核,本次“安得广”惠民安居工程共受理申请家庭78户,符合申请条件的70户。   龙文区本次“安得广”惠民安居工程于2022年8月22日受理申请,至2022年9月21日止,受理申请购买的房源为世茂城品、中梁首府壹号以及大唐锦...

漳州“5G+智慧急救”入选全省十佳案例

台海网2月4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张雄敏)近日,漳州“5G+智慧急救”成功入选省2022年度地市公共数据应用十佳优秀案例。   漳州“5G+智慧急救”平台于2021年10月投用,依托5G移动医疗专网,打通急救中心、救护车和医院信息共享通道,建立“上车即入院”5G智慧急救模式,最大限度缩短了患者的抢救等待时间。目前,漳州市智慧急救平台已接入18家医疗机构,包括漳州市急...

漳州市行政服务中心恢复周六无休服务

台海网2月4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郑玮玮)导报记者从漳州市行政服务中心获悉,2月4日起,漳州市行政服务中心恢复星期六无休服务,满足广大企业和群众办事需求,缓解窗口办件压力。   除节假日外,市民可在周一至周六前往市行政服务中心办理相关业务,时间为上午9:00-12:00、下午1:00-5:00。

漳州首例危险作业案审结 非法储存销售汽油两人被判刑

台海网2月4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刘龙)近日,漳浦法院以危险作业罪判处被告人欧某、林某有期徒刑各7个月,缓刑1年,追缴两被告人违法所得37215.01元,同时没收扣押在案成品汽油6685升、加油机1台及作案工具面包车1辆。该案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增设“危险作业罪”以来,漳州首例危险作业罪案件。   2020年8月至2022年3月30日间,被告人欧某、林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