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漳州,“城中有林、城中有花、城中有湖”慢慢从规划图纸逐步变成了鲜活的生活图景。徜徉于此,既能尽览“荔海鸣蝉、蕉海如黛”的美景,又有那“南湖秋雨”的缠绵悱恻让人心肠百转。“五湖四海”等生态建设项目的实施,构筑了“一城花海半城湖”的独特风光,让漳州这座千年古城不断焕发新的活力与精彩,也让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拥有更踏实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南国六月荔枝红。沿荔枝海的绿道盘旋而上,来自“五湖四海”的媒体人穿梭于茂密的荔枝林。成熟的荔果挂满枝头,如串串红宝石盛情欢迎远方的宾客。因为“五湖四海”的建设,古老的荔枝海文化与产业实现融合。果园变身生态园,私人资源置换为公共资源,郊野山地变成了旅游胜地,既保护了荔枝的生态环境,又拓展提升了林下经济发展价值,“生态+产业+旅游”使其成为漳州保护和发展传统农业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站在荔枝海的制高点俯瞰四周,漳州城区景色尽收眼底,几十万株荔枝树形成的“绿色海洋”蔚为壮观。嘉宾们频频按下快门,定格美景。
文化与风光相得益彰。万亩香蕉海绿意连绵,蜿蜒的栈道桥宛如一条长龙,直抵林语堂纪念馆和故居。“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流连在林语堂生活过的地方,仿佛能更深切感受先生的赤子情怀。在保护开发休闲观光的基础上,香蕉海挖掘运用林语堂这一世界级文化资源,不仅丰富了人们眼中的风景,而且提升了心灵上的风景;漫步漳州古城,感受“唐宋古城、明清街区、闽南韵味、侨台同辉”的独特韵味,体会其焕发出的新时代的生命热度。待华灯初上,立于彩虹飘带桥上,“一江两岸四桥”尽收眼底,远眺,古城、南山寺、旧中山桥连为一体,形成“三古连线”,可谓美哉。
精神财富滋养这方沃土。“不治服风沙,就让风沙把我埋掉!”谷文昌铿锵有力的话语仿佛仍在耳边回响,“四有”干部谷文昌是东山人心中永远的绿色丰碑;龙海古月港作为明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始发港,18条通往东西洋47个国家的航线,“下南洋、闯东洋、泛西洋”的豪情壮志,成就了漳州人“走向大海、融入世界”的光荣与梦想;“龙江精神”发祥地,生动诠释“舍小家、顾大家,不畏艰难、无私奉献”的责任与担当。
花样资源绘就多彩风景。长泰古山重古民居、岩溪镇珪后村彰显生态宜居的样本,贡献深厚的人文积淀;龙海古火山口的恢宏气质诠释奇妙的海洋风情;漳浦的抽象画廊展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锦江楼与赵家堡的布局,又讲述百年岁月的兴衰;东山东门屿、澳角村、苏峰山环岛路,谱写“天蓝水碧海湾美”的诗篇。
打造全域旅游,漳州有基础,有优势。蓝色的滨海资源、绿色的山川田园、红色的经典文化、五彩的花海林海、金色的古韵风情等资源,组合成无数的花样资源和花样玩法。“生态+文化+旅游”为漳州的全域旅游拓展了更宽广的格局。
这座古典与现代相融合的城市,正聪明地利用自身优势,践行着“生态+”的新发展理念,着力延展“生态+”效益。把产业加进去,把效益做出来,让漳州更宜业;把文化加进去,把旅游带起来,让漳州更宜游;把服务加进去,把品质提上来,让漳州更宜居。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真正做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农村让城市更向往,助力“花样漳州”全面升级,魅力尽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