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福建 >> 福州新闻  >> 正文

福州永泰千亩园茶书写扶贫“大文章”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如今,茶叶已然成为村民脱贫致富的催化剂。

  台海网7月2日讯 据福州晚报报道    每天下午5点多,卢峰茶业公司的面包车都会准时开到张子林家门口收茶青。几年来的茶忙季,几乎每天不缺席。

  不用扛着数十斤的茶青,步行近20分钟到茶厂,这对于年近七旬的张子林来说是一种解脱。

  “受疫情影响,各地茶青都不好卖。老卢家的茶厂不但没有停工,还到我们茶农家收茶青,更没有压价。”张子林口中的老卢,名叫卢伯美,是卢峰茶业公司党支部书记。2016年以来,卢伯美靠着自家经营茶厂及千亩茶园,不遗余力帮扶不少村民脱贫致富。

  兜底保价收购

  村民茶青有销路

  6月29日,记者来到永泰县同安镇的卢峰茶业公司,只见67岁的张子林忙着将茶青抖开,为发酵做准备。卢伯美站在一旁,与他聊着家常,不时传出笑声。

  张子林家住岚口村,与儿子常年住在建于上世纪70年代的破旧砖房里。缺乏资金和技术,无力发展生产,他家于2014年底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2016年初,在同安镇干部的帮助下,包括张子林在内,全镇近半数贫困户被介绍到卢峰茶业公司务工。

  同安镇分管扶贫工作的副镇长张仁江告诉记者,那几年,适逢同安镇的茶厂转型,有50多家茶厂陆续倒闭。不少小贩借机压价,低价收购茶农的茶青。在这种情况下,卢伯美还是接纳了这些贫困户。

  张子林补充说,近年来,他在自家茶园和李果园忙完后,还能利用空余时间去卢峰茶业公司上班。每个月想上几天班,全凭自己决定,主要负责一些简单的、费力较轻的工种,日薪有150元。此外,公司还以兜底保价的方式收购他们卖不出去的茶青。

  由此,当地很多没有本钱的茶农壮起胆子去挣钱。2016年底,张子林家年收入至少4万元,实现脱贫摘帽。今年初,通过同安镇政府申请的一笔专项资金,他还翻新了旧房。

  “老卢跟我说,只要我身体健康,想干几年都行,他会继续雇我。”张子林说。

  7个月采茶季

  可以收入2万元

  年轻时的卢伯美曾在上海创业,1996年返乡创办卢峰茶业公司,2004年成为占柄村委会主任。

  担任村委会主任期间,卢伯美为了发动村民募集修路资金,不仅挨家挨户做工作,还自费前往全国各地,争取在外乡贤的支持。最终,两条总长约5.6公里的村路完成拓宽硬化。

  随后,他还带领村民开垦50亩荒山种植茶树,决心带大家发家致富。经过20多年努力,卢峰茶业公司位于占柄村的茶园扩大到1000多亩。

  每年3月底至10月底,茶园进入采茶季,采茶所用劳动力来自占柄村及周边的西安村、红阳村等7个村的460多户村民。根据采茶熟练度的不同,每名工人每天能收入100元至200元不等。在这7个月内,每名工人的收入能达2万元左右。每年,茶园总用工量达到1万多人次。

  布局“茶旅”路线

  巩固脱贫成果

  因为疫情,今年各地茶企遭受不同程度的影响。然而,卢峰茶业公司顶着亏损近百万元的压力,坚持不停产,还继续按照疫情前的市场价收购茶农的茶青,截至目前已有5万多斤。

  今年65岁的卢伯美仍在推广永泰高山绿茶的路上四处奔忙,他还在布局“茶旅”路线,以此带活乡村旅游,不断巩固精准扶贫成果。

  为此,他联合同安镇的乡村创客团队,将茶业与全县全域旅游发展相融合;去年修建了环绕茶园的休闲步道,并在紧邻茶园的另一片山头建设樱花园;邀请策划公司为“茶旅”设计了茶叶采摘比赛、手工制茶、制作茶膳、制作地方特色美食等活动,并计划与爱荆庄、嵩口古镇、百漈沟等旅游景点融合,打造旅游线路,拓宽群众就业渠道,提高农产品销量。

(来源:福州晚报 记者 陈木易/文 见习记者 林双伟/摄

相关新闻
乌苏里船歌新唱(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开栏的话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是14亿中国人民的共同期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承载着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美好梦想。经过长期艰辛探索和不懈努力,我们就要取得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胜利。这是不屈不挠、长期奋斗的果实,更是启航新征程、扬帆再出发的动员。” 小康源自奋斗、...

消费助力脱贫攻坚 马尾推出3条红色旅游线路

台海网7月2日讯 据福州日报报道 现在游客既能感受马尾的红色文化、特色文化,又能看到琅岐岛的美景、品尝到宁夏的美食。昨日,在船政特色历史文化街区,福州市马尾区庆祝“七一”红色旅游月活动启动仪式举行。   “我们这次推出红色之旅半日游、红色之旅一日游、红船游3条旅游线路,利用马尾区魁岐革命纪念馆、潮江楼等红色旅游资源,依托闽宁协作载体,采取‘党...

福州仓山建成17座村(微型)博物馆 唤醒沉睡的公共文化空间

活化利用古厝,建设能留住乡愁的文化空间。去年以来,福州市仓山区将修缮后的历史建筑活化利用,截至目前已建成了17座各具特色的村(微型)博物馆。古厝变身博物馆,成功打造了一批仓山新名片 唤醒沉睡的公共文化空间   6月初夏的每个周末,位于仓山区建新镇的台屿乡村博物馆都会...

非现场交通违法如何异地处理 福州交警给出答案

台海网7月2日讯 据福州日报报道 6月30日起我国全面实施非现场交通违法异地处理新政。记者1日从福州市交警支队获悉,新政实施后,福建省私家车等大部分非营运车辆的非现场交通违法已经全面实现APP处理,市民无需再到窗口办理。   据交警介绍,交通违法发生地为省内的非现场交通违法,可通过“福建交通罚没”APP“网上预约处理违法”模块申请处理;“福建交通罚没”...

今年前5个月福州市建筑业总产值完成约1900亿元

台海网7月2日讯 据福州日报报道 记者1日从福州市领导调研建筑业“双百双千”企业增产增效进展情况活动中获悉,今年1月~5月,福州市建筑业总产值已完成约1900亿元,其中,“双百双千”企业完成总产值1346.91亿元,占比70.9%。   2020年建筑业年度目标是,确保完成福州市建筑业增加值1300亿以上,年度增幅6%以上。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建筑企业不同程度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