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福州老兵的后代来到仓前公园向解放福州纪念碑献花
台海网8月17日讯 据福州日报报道(记者 綦芬) 今天是福州解放70周年纪念日。日前,记者采访了福州战役的参战者及其后代,重温70年前激战榕城的场景,缅怀英烈,铭记历史。
▲当年的随军记者王竞,回忆采写《我站在解放大桥上》的经历
主攻部队号称“渤海雄师”
1949年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第10兵团进军福建。当年8月11日至23日,由叶飞指挥,兵分三路,直取福州。右路29军解放永泰、福清、长乐,切断敌人南逃陆路;左路31军解放连江、马尾(第7兵团63师解放罗源),切断敌人海上逃路;中路28军解放闽清、闽侯,占领福州北郊、西郊和新店。
在中共福建地方组织、游击队和群众的积极配合下,解放军在这一战役中歼灭国民党军近5万人,解放了福州,为解放全省创造了有利条件。在福州战役中,解放军伤亡1500余人。
“中路28军来自山东渤海军区,有‘渤海雄师’之称,辖82师、83师、84师,军长是朱绍清。解放福州城区的战斗从猪蹄峰开始,至夺取万寿桥结束,由28军82师245团担任主攻,率先攻入福州城。”84师师长毛会义之子毛旭亮、28军82师245团参谋长朱福修之子朱东利均向记者介绍情况。
245团是一支英勇善战的部队,参加过莱芜战役、豫东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淞沪战役、福州战役等,涌现出著名的“桃林岗连”“进军福建模范连”和许多英雄模范。
攻打福州时,245团团长是柴裕兴,政委是孙乐洵。当时,84师师长毛会义特地调了机炮连增援该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