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湿地公园与普通公园在管理上有所不同,加上人手紧缺,于是除了公园以外的绝大部分湿地,都处于管理空白的状态,随之而来的,就是一系列环境问题。
闽江公园管理处主任李凡:比如说当地农民的放牧,还有一些随时可能产生的火灾。我们湿地公园是有配备管护人员专门防火灾。但是这个面积是有十几分之一,其他的地方就是杜绝放牧、杜绝捕鸟、杜绝耕种、杜绝火灾,这些管理是都不存在,都没有存在。
作为乌龙江湿地公园变化的见证者,李凡对于这次改造升级后的公园新貌感到十分欣喜。在他看来,公园最大的变化主要有三个方面:
首先,是在对湿地的保护方面。曾经贫瘠的湿地面貌,如今是茂盛的芦苇荡,以及品种丰富的花草树木。拟木栈道的修建,让市民朋友近距离的观赏湿地,同时又不会走进湿地,对湿地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
在李凡看来的第二个变化是,此次升级改造兼顾了湿地的观赏性与功能性。通过在湿地薄弱的地方保留原有的大树,再加上新种植的花草树木,不仅提升了整个公园的景致,在视觉上更加丰富多彩,更重要的是起到了固堤护坡的作用,让湿地的生态能够更永久的维护下去。
最后一个变化则体现在湿地公园面积的变化上。作为整个环南台岛休闲路工程的重要部分,此次的改造升级,将湿地公园的面积进行了扩大,曾经处于管理空白地带的湿地,现在都被纳入到开发保护中来,现在,大家能够看到的不只是一小块被保护的湿地,而是沿着乌龙江畔的湿地公园景观。
在采访中,记者注意到,"保持原生态"一直是施工方与项目管理方不断强调的重点,而也正是这个重点,使乌龙江湿地公园在高楼林立的城市中,成为了一个特别的存在。
目前,有关部门已经成立了乌龙江湿地公园的管理机构,在工程正式完工通过验收后接管公园的管理工作。乌龙江湿地公园的改变,相信能够为市民朋友提供又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此次的改造升级在保留原有自然景观的基础上给予保护开发,既保护了环境,又给城市增添新景色,这不正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完美体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