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7时许,气温渐低,不过在世界文化遗产点——九日山祈风石刻外广场上,出现一幕暖人场面:人们手持蜡烛缓步前行,在这个寒冷的夜晚,手中烛光化做暖流,流淌心间……
读者们点起福灯,共祈新年福。
2021年“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申遗成功,泉州进入“世遗元年”。东南早报特别联合泉州延福寺,于2021年的最后一天,在九日山祈风石刻外广场举行“2022:九日山下‘泉’民心,泉州跨年传福灯”活动。
自2011年起,东南早报发起“新年撞钟祈福”活动,年年为泉州、为读者送福,成为泉州人元旦跨年期盼的活动。
“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是留存至今的一系列文化遗产,分布于以今天泉州城区为核心的泉州湾地区,包括22个遗产点。
166bcc323f6f267613bfaea3681036e7_65764433-51db-45cc-82d6-138fdb2465b3_batchwm
手中烛光化做暖流,流淌心间,弥久不散。
地处泉州南安丰州镇的九日山距离泉州市区约7公里。历史上,这里濒临泉州古港区,每当出航时,泉州地方官都要到此举行典礼,留下了一方方祈风石刻。九日山祈风石刻也因此成为22个遗产点之一。延福寺位于九日山脚,始建于西晋太康九年(公元228年),是泉州最早的佛教寺院。
昨晚,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捧起盏盏灯火,绕寺三圈,最后步入广场,齐心协力用烛光摆出“泉民心”三个字样,将每个人的福愿最后汇合到“泉民心”三个字的宏愿中。
烛光摆出的“泉民心”三个大字熠熠生辉,大家共同祈愿新年顺遂安康,祝福泉州蒸蒸日上。
从空中俯视,点点福灯,熠熠生辉,绘就三个大字,如梦似幻,温暖人心。夜空下,大家共同祈愿新年顺遂安康,祝福泉州蒸蒸日上。
直播跨年 云上“祈福”
昨晚的“2022:九日山下‘泉’民心 泉州跨年传福灯”活动,东南早报视频号、抖音号全程直播。
晚上7时许,由数百个莲花灯拼成的“泉民心”三个字在夜色中形成一道独特的胜景,开播短短几分钟,就有数千人进入直播间围观,进行“云上”祈福。本次直播持续约一个小时,抖音直播间累计在线观看人数超2万人次,视频号直播间在线观看人数超6000人次。网友们热情互动、祝福接连刷屏,在“云端”洋溢着对泉州、对家人、对亲朋好友的浓浓祝福。
现场花絮
崇武老伯搭车而来
点亮心灯祈愿安康
“跨年之夜,点上一盏心灯,祈祷大家好运平安,祝愿泉州一帆风顺。”活动现场,年过六旬的张老伯手捧心灯,诚挚祝福。
为了及时参加活动,昨天下午1点多,张老伯从惠安崇武搭乘班车到了泉州市区,然后换乘公交,“不到5点钟,我就到了九日山下”。他说,早报主办的跨年祈福活动,他年年都报名参加,“去年活动地点在崇福寺,也很不错的。大家好运平安,身体健康,一帆风顺,这就是我最大的心愿”。
作为东南早报的忠实读者,他认为早报这个跨年活动很有意义,“希望这个祈福活动年年办,越办越好”。
国学书院老师带学生
一同感受传统文化
活动正式开始前,大殿右侧6个小朋友正襟站立,表情严肃,很认真地为马上要进行的仪式做准备。这6个小朋友是附近一家国学书院的学生,他们的家长和一位老师也一同前来。老师姓李,她表示从2019年早报的传灯祈福活动在延福寺举行开始,她便带着孩子参加。“比起商场的活动,这是不一样的跨年,既有仪式感,又能让孩子感受传统文化,我觉得很好。”李老师说,今年别无所求,只求孩子们健健康康。
“我希望妈妈给的红包会越来越大,因为我的年纪也一年比一年大啦。”一位小朋友抬起头咧着嘴笑着说,他说他会把红包存起来,以后有两个用处,一是捐给需要帮助的小朋友,二是给自己交学费。
小姐弟俩首次参加
祈愿爸爸平安回国
在现场,10岁小朋友小马虔诚祈福,认真的样子让人觉得看上去像个小大人,祈福完毕他觉得姐姐的动作标准,还上前“指导”一二。姐弟俩是首次和妈妈肖女士一起来参加活动的。肖女士介绍,儿子小马因为调皮,经人介绍于暑假在延福寺做了半个多月的义工,经过半个月的调教,现在孩子的性格和习惯确实有了很大的改善。
“晚上有传灯祈福活动还是他告诉我们的,他说他想参加。我心想和他们一起感受一下也不错,顺便也为在国外的丈夫祈福。”肖女士说,丈夫出国有一段时间,因为疫情被困在国外回不来,谁都没办法确定他什么时候能解禁回国,孩子们都为爸爸祈福,希望他在国外一切平安,平安归来。“离春节也就一个月了,希望今年春节一家人能一起过。”肖妈妈说。
(记者 赵伟 林福龙 陈玲红郑怡君 王柏峰 庄丽祥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