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区觅新颜
古城提质,新城聚集,在保护发展古城的同时,这些年,泉州城市的轮廓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一大波新地标拔地而起,交通路网愈发完善,一大批公共文化和体育设施、学校、大型城市综合体和购物广场新建成,对于长年身居农村老家的老人来说,不妨走走看看城市新颜新变化,触摸时代发展的脉动。想要一窥城市新颜,这三个“网红”地标,不可错过。
泉州“四朵花瓣”(陈起拓 摄)
泉州北滨江公园,起于黄龙大桥,沿晋江母亲河而下连接滨海公园,长约18公里,总占地面积约3400亩,分为“五区十园”,即生态野趣区(北峰园、白水营园)、文化展示区(笋江园、石笋园、笋浯园)、全龄乐活区(田安园、浦西园)、湿地保护区(沉洲园、汀洲园)、滨海休闲区(滨海园)。各个公园根据定位不同,设置有儿童乐园、运动场地、科教普及、戏曲文化、闽南古建、湿地景观等功能空间。
被市民昵称为“四朵花瓣”的泉州市公共文化中心,是泉州新城的重要地标。该中心位于东海片区城市主轴线上,占地190多亩,总建筑面积30多万平方米,包括泉州大剧院、泉州市图书馆(新址)、泉州市科技与规划馆和泉州东海工人文化宫等四大主体建筑及位于中央的市民广场,集展览、教育、科普、表演等文化活动与商业、社交、休闲、运动、自然生态体验于一体。
泉州山线绿道
泉州山线绿道项目全长22.5公里,起于泉州西湖公园北大门,经清源山风景区、少林寺、大坪山公园、桃花山公园、森林公园、观音山公园、市行政中心等地,终于东海滨海公园。“观海览胜”“天空栈道”“夜光漫道”等绿道风景,其中,位于大坪山之上、连接大坪山公园与山线绿道工程精品示范段主线的大坪山环线步道,特别值得带老人走一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