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5月21日讯 据泉州晚报报道,连日来,一棵棵树形优美、舒展的乔木,在市区百源路与涂门街交叉处、南俊北路泉州师院附小路口等地的空地上安了家。随着中心城区(鲤城、丰泽区域)“古城植绿行动”深入开展,市城市管理局将联合相关部门,再造多个街头公园,让城市家园更加宜居。
市区南俊路,一处墙体旁种上了绿竹,营造清新自然的视觉感。(陈起拓 摄)
力度大
拆除店面腾出空间绿化
为打造“出行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15分钟休闲生活圈,“古城植绿行动”主要采用借地绿化、见缝插绿、破硬复绿、拆墙建绿以及对原有旧绿地改造提升等形式。
“为提升市区城雕周边景观,方便群众和车站旅客休憩,在交发集团的大力支持下,泉州汽车站靠近温陵路的沿街店面拆掉十几间,靠近泉秀街的沿街店面拆掉5间,分别腾出600多平方米、300多平方米地,用于打造街心公园。在鲤城区政府的支持下,南俊北路靠近泉州军分区礼堂的多间店面被拆除,腾出空间绿化……”市园林管理局相关负责人细数道。
绿化空间来之不易,为利用好每一寸土地,市园林管理局牵头设计院、施工单位,反复推敲改造方案。例如,南俊北路靠近泉州军分区礼堂的位置,将以绿地、铺装结合泉州记忆的特色立体残墙等形式,打造成闽南埕院式的游憩空间。在江滨北路原小酒量酒楼拆除后的地块(约700平方米),以及泉秀街沈海高速东侧拆违地块(约3500平方米)上,园林部门已陆续种上香樟、刺桐、菩提树、木棉、洋红风铃木、台湾栾树及三角梅等植物品种,两个疏林草地、小组团片花片林的街头绿地雏形初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