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9月30日讯 据福建日报·新福建APP报道 在疫情面前,这些坚守一线的党员,是一个个平凡岗位上的平凡人,他们是父母的孩子,是孩子的父母,但每当党有号召、人民有需要,他们总是冲锋在前,亮身份做表率,到任务最艰巨、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莆田许多党员志愿者们响应号召,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让一枚枚党徽闪耀在战疫一线。
“这块硬骨头还是留给我来啃”
“我对这块熟,有经验,这块硬骨头还是留给我来啃"。郑玮是莆田市工信局的一员,疫情发生后,她第一时间向组织提出申请,收拾好行李便奔赴仙游一线。去年疫情爆发时,她负责医疗物资调配的工作,这次,她也没有犹豫。
郑玮今年57岁,党龄37年,再过三年就要退休了,也到了含饴弄孙的年纪,她却始终牢记入党初心,不忘党员本色。
物资保障是否充足关系疫情防控工作大局,在仙游,郑玮每天和同事一起汇总防控物资的储备和供应情况,规范工作流程,建立台账,每天如何快速配送到有缺口的地方,保障好疫情防控物资及时供应到位。眼下,她又转战秀屿,协助当地负责应急物资储备及台账管理情况
“奶奶,你还要多久回来,我还要听你给我讲故事呢”…… 郑玮离家已经半个多月,家里的孙子每天都在想她,平日里孩子父母忙时,一直都是她带在身边,现在只有晚上闲暇时的通过视频通讯看看,小朋友在电话里那头用稚嫩的声音说着:“奶奶加油,早点打败病毒,我们等你回来。”
群众遇到困难,不来找我们,还能找谁?
“3层楼的小朋友,需要的画笔和文具用品已经送到了。”“今天的午餐已经送达,晚餐有什么特殊需求请提前告知”…… 像这样的温馨问询,楼长傅振宇每天都要在群里问上一次。
“群众们来到这个陌生的地方,单独一个在房间里,难免会有很多不适应的,群众遇到困难,不来找我们,还能找谁?只要群众有困难,我们都竭力帮助,在生活中和心理上,为他们树立起安全感。”傅振宇说。
90后的傅振宇是市工信局首批支援一线抗疫的党员志愿者,于9月13日当晚入驻仙游,在仙游万佳国际酒店隔离点承担着后勤保障和隔离楼层“楼长”工作。该隔离点有400多名隔离群众和50多名工作人员,其中包括135名儿童。
为了让小朋友隔离生活不感到孤单,傅振宇协助联系了爱心企业为每个小朋友定制了专属图书和文具套餐。此外,他还会在群内组织线上才艺比赛和绘画比赛,让隔离生活在线上活跃起来,把冰冷的隔离房营造成温暖的大家庭。
“既然去不了一线,就在后方出一份力!”
邓建庭在市工信局负责防疫督导及企业问题协调工作,针对部分企业受疫情影响停工停产等情况,他主动深入莆田高新区、黄石工业园区等园区和企业,详细询问企业疫情防控措施、员工生产生活安排等情况,督促落实企业防控工作,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复工复产。
“既然去不了一线,就在后方出一份力!”交通物流的不畅,也在影响企业生产资料与产品的流通。此前,邓建庭与市工信局派驻枫亭镇麟山村工作组建立封控区企业问题24小时联系机制,一些企业反映,由于实施交通管制,一方面使得生产材料不足,影响生产效率;另一方面产品积压在仓库,无法及时运赴目的地,影响企业销售,资金难以回流;货车司机快速核酸检测难车辆通行证办理等问题都十分紧张。
对此,邓建庭分类向有关部门沟通、协调,向市交通局建议在高速路口增设快速核酸检测点,向市数字办第一时间联系企业人员转码办理流程,帮助协调县区办理通行证等。他说,在疫情影响下,企业都很着急,工信部门作为企业的‘娘家人’,就是要急企业之所急。
“你在前方抗疫,我在后方保障”
“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充足的医疗物资储备是打好这场硬战的关键环节之一。郭娟娟是市工信局食药科的一员,负责此次疫情期间医疗物资储备及生产工作。此次疫情来势突然,口罩等应急物资需求量迅速增多,全面摸清医疗防护用品及重点药品生产、储备情况,组织市内企业加快生产保供,为打赢疫情防控歼灭战提供坚强物资保障。
疫情发生以来,这位40岁的二宝妈妈一直坚守在岗位上,有时常常工作到深夜。20个月的宝宝想妈妈了,郭娟娟的婆婆便会抱着孩子到工作的门口,匆匆见上一面,她就又投入到工作中去了。
9月21号,郭娟娟家人电话,“二宝从半层楼高的楼梯跌落下来,可能骨折,你赶紧回去看看”,电话那头焦灼的声音让郭娟娟心急如焚,才匆匆请了半天假带孩子就医,医院诊断为骨裂和脱臼。当天孩子伤情稳定后,心里虽然有万千不舍,但很快又回到了岗位。
“你在前方抗疫,我在后方保障。”郭娟娟说,有国才有家,身为一名党员,更应该在关键时刻冲锋在前。疫情发生以来,在她的牵头下,联动市医投公司,协调多方,共计采购超59个品类近6000万件/套/支的各类疫情防控物资。
(来源:福建日报客户端 记者 沈琳 通讯员 余竞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