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游正月“闹元宵”。张力摄
仙游县鲤声剧团演出的莆仙戏《林龙江》剧照。郑以诚摄
2月15日,《新华每日电讯》刊载题为《莆田“一年两过”背后的今古传奇》的报道。
年三十,辞旧迎新的春节前夜,中国人一年最盛大的节日。但在福建莆田,人们要过两次年——除夕晚上为“做岁”,正月初四晚上才是最盛大的年——“做大岁”,更奇怪的是,莆田人正月初二是不去别人家里拜年的,当地还保留“白额门联”的传统——大红春联上方露出一道白条,喜庆中透出些许悲伤。
莆田人过年的种种异常举动中,隐藏着400年前的一段血泪往事与一位济世英雄。
这位英雄就在莆田地区的众多书院里。他拱手而坐,头戴儒巾,身披大袍,望着面前的供品与求签者,金漆的面孔似无表情。英雄已逝去四个世纪,时间潮水冲刷,离当时愈远,历史愈斑驳模糊……
终于,有人以这位英雄之名写了一部莆仙戏《林龙江》,把莆田民众膜拜为“先生”但不详其事迹的庙中偶像,在舞台上还原为鲜活的英雄传奇。这个传奇的讲述者,是在仙游县城生活了一辈子的大剧作家——郑怀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