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5月27日讯 据海峡农业杂志社报道 甘棠乡漈下村,距离屏南县城驱车向南10多分钟车程。这里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村落,亦是戌台英雄甘国宝的故乡。
漈下村四面环山,双溪夹流,山清水秀。村居依山沿溪构筑,整个古村建筑成“曰”字形布局。漈下村的建筑承明清风格,既有徽派雕梁画栋的细节,又有江南水乡临水而居的情调,一幅“小桥·流水·人家”之景。这里不仅景致宜人,而且人才辈出,于是也就留下了许多人文景观:明代古城楼,峙国亭,马氏仙宫,花桥等。
沿着鹅卵石铺就的村道走进漈下,一种历史的厚重与神秘感扑面而来。
聚宝桥和飞来庙,一桥一庙紧密相连。桥下流水潺潺,不时“鱼翔浅底”;庙中壁画精美、楹联妙趣。
村中心的明代古城楼,临溪与花桥相倚,为双层建筑,下层砖石结构、上层为木结构,楼顶飞檐翘角,气势恢宏,城门条石弧拱,上书“漈水安澜”四个大字。遥想当年甘国宝回乡祭祖时,旗杆正是挺立在这城门楼前,迎风招展。
走在黄昏的漈下,炊烟袅袅,溪边杨柳依依,黄墙黛瓦的建筑风姿绰约。看着温婉的漈下,却崇尚武风,民间称作“拳头窝”,雅称“武术之乡”。漈下武术闻名遐迩,出了不少武举人,有虎拳、板凳功、锄头功、竹竿功等,迄今村里仍保留着当年练武的工具。
近年来,漈下古村有了新“画风”,家家户户门前支起了画板,到处都能看到正在拿着油画笔写生的农民。2014年,画家林正碌来到漈下村写生,被古村优美景色吸引而留了下来。他将“人人都是艺术家”公益项目带到漈下,免费为村民免费提供油画教学。村里的男女老少纷纷拿起画笔,欣然加入到作画的行列。
魅力无穷的漈下村每年吸引了许多画家去那里画画,也使漈下村人人都成了画家。如今,散落在村里的农家画室随处可见。村民自己还学会了用手机上微信、微博,自我推销画作,村民们的画作正借助网络平台销往全国各地。
近几年来,屏南县推进村落文创计划,致力于“用文化唤醒乡土,以创意激活乡村”,漈下村改造老宅10多栋,创办起农民画室、民宿、餐馆。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相结合,使古老村庄焕发出新活力,如今的漈下年接待游客10万人次以上。现在每天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慕名来到漈下村旅游学画,使得原本安静的山水重获生机,乡村文化旅游产业初具雏形。
山水还是那片山水,仍旧是古树老宅的漈下村,随着文创的注入、相关部门的推动,古村,有了新活力。 (来源:海峡农业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