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8月,河南郑州连降暴雨、突发疫情,沙县夏茂镇基干民兵、退伍军人林鸿“一意孤行”“逆向”奔走,独自来到千里之外的郑州市,加入了抗洪抢险和疫情防控志愿队伍中。
“我是民兵,我是退伍军人,我身体素质好,我先上。” 这是林鸿冲锋在前的“理由”。
接下来,一起来看看他的故事。
奔赴一线抗洪抢险
2021年7月,河南省郑州市及周边地区持续遭遇强降雨,导致部分地区发生城市内涝、泥石流和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看到手机里不断推送的郑州灾情新闻,林鸿身上的“红色基因”蠢蠢欲动。他瞒着父母、瞒着朋友,向夏茂镇人武部报备后,于7月23日抵达1200多公里外的郑州,马不停蹄地投入救援工作。
林鸿(右一)在河南参与抗洪救援行动
在郑州志愿服务两天后,林鸿跟随当地救援队伍连夜赶往新乡市开展救援。即使水位最深处达到4米,随时都有被洪水冲走的危险,林鸿毅然奋战在抗洪抢险一线。他和队友们一起划着皮划艇,将老人和小孩运送到安全地带。
“小伙子,谢谢你们,谢谢你们大老远来帮助我们,虽然我们的家被水淹没了,但看到你们就像看到亲人一样……”获救的老大爷用颤抖的手抹着眼泪说。
郑州东站、卫辉市张辛庄村、后河头村、新乡市牛村小学等地都留下了林鸿搬运物资、转移群众的身影。作为中国青年防汛抗洪临时党支部的支委,林鸿逆向而行,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他的身影。他和队员们累计救出群众100余名,当地群众纷纷向他们竖起了大拇指。
坚守阵地助力防控
当他得知郑州发现疫情的时候,林鸿又再一次投身到抗疫的行动中去。他加入社区疫情防控志愿者队伍,负责在卡口登记来往人员车辆和消杀工作。一顶临时帐篷、一沓登记表、一张桌子、两把塑料凳就是他的“抗疫武器”,桶装方便面就是午餐,每天在卡口值守十几个小时,常常晚上10点以后才回家。与他一起值守的伙伴让他早点回去好好休息,他却笑着说:“我年轻身体好,应该多值一会儿。”他在社区卡口连续坚守了半个多月,累计300多个小时。
林鸿(左一)参与防疫消杀
当社区解封后第二天,林鸿又投身到新的志愿服务中,登记转入和转出病人、汇报隔离点最新情况、搬运防疫物资、为隔离人员送餐、整理床铺、收拾垃圾、提供心理咨询,克服着因穿防护服而带来的呼吸不畅、行走困难等不适,不分昼夜地忙碌着,每天值守约13个小时。每每看到有人向他竖起大拇指,他感觉所有的付出都值得。
林鸿在核酸检测点参与志愿服务行动
“当我们给他人送去温暖的同时,也常常感受到来自各方的温暖。”林鸿深有感触地说。他工作的隔离点有位阿姨,是疑似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初到隔离点的时候,她满腹牢骚,情绪很不稳定,很不配合。他耐心地开导她,经常与她聊天,最终帮助其打开了心结。那位阿姨离开隔离点后,还经常与林鸿联系,嘱咐他注意身体、做好防护。林鸿和队员还收到了医疗队送来的火腿肠、方便面等生活物资。接过暖心的礼物,听着暖心的话语,林鸿心里暖洋洋的。
林鸿(前排左三)在河南参与防疫消杀
作为一名民兵、一位退伍军人,林鸿用责任担当、无私奉献诠释了“退伍不褪色,退役不退志”的优良品质,履行了“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的民兵职能使命,展示了新时代民兵的风采,以实际行动书写了新时代的雷锋故事。
(来源:东南前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