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5月26日讯 据福建日报·新福建APP报道 在党史学习教育工作中,福建省财政厅紧紧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立足财政职责,深入基层、群众,找准群众“急难愁盼”的困难事、烦心事,精心制定“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方案,确定了八个方面38项办实事项目。
八个方面分别涉及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乡村振兴、提高生活品质、优化营商环境、服务台胞台企、数字赋能增效、生态环境建设和基层治理工作。这些项目既有与群众当前生产生活相关的,也有涉及群众长远利益相关的,还有与“放管服”改革相关的问题。如适度提高基层“三保”保障标准,争取中央财政资金支持九龙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与修复项目,支持小微出口企业通过福建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投保出口信用保险,支持基层办理法律援助案件工作,并为会计人员提供网上公益课程学习,走进基层企业开展财政法规政策宣讲。
为扎实推动项目落实。省财政厅建立了相应的工作机制:
一是闭环管理机制。制定项目实施时间表,明确责任分工,实行动态管理,定期梳理分类推进,实时跟踪反馈,并抓好督办落实。
二是分片挂钩机制。每位厅领导分别挂钩一个地市,加强与所挂钩设区市财政局对接,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抓好落实。
三是结对共建机制。发挥机关团委、工会、妇委等群团组织力量,拓宽为民服务渠道,鼓励各党支部结对共建,在更大范围内做好服务群众服务社会工作。
(来源:新福建 记者 王永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