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丝线索紧抓不放
2018 年 9 月 20 日晚 10 时,离正常的下班时间已经过去很久,扫黑除恶专业队办公室却依然灯火通明。杨春带领民警们又一次仔细研究“谢某彬、詹某渺等人组织、领导的黑社会性质组织案”的案件细节。
自接到群众举报以来,这样的案件讨论会不下 100 场。
↑工作中的杨春(左二)
面对这起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以来宁德市破获的涉黑“第一案”,杨春俨然是整个队伍的主心骨,牵头抓总、统筹协调,从拟定侦查提纲、梳理侦查思路,到搜集案件证据、形成证据链,全程参与,事事尽心。整个案件一共整理了 160 本卷宗,起诉意见书达 3 万字,他都一一过目,不放过每一个细节。
蕉城区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詹雅金,曾三次和杨春利用晚上的时间讨论沟通这个案件。詹雅金曾说:
“杨春经常要求他的队员要保证我们这个案件打早打准,要确保这个案件能够诉得出、判得准,而且要经得起历史的考验、检验。”
2018 年 12 月 20 日,该案在蕉城区人民法院正式宣判,10 名被告人当庭认罪服判,没有一个人上诉。
这是杨春带领民警们用证据说话的最好证明。
一份无私溢满胸膛
翻开杨春的履历,所能看到的仅有一次二等功和两次三等功,还都是他八年以前任职获得的荣誉。对于一位破获各类刑事案件315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830多名的警察来说,这点荣誉确实少。
同事林瑞欣道出了其中的原委:
“他把这些功劳都给了其他办案民警!”
“我参加公安工作后的第一个荣誉就是一个二等功,也就是杨春时任中队长的时候让给我们的,不只让给我,还让给其他很多的刑侦战线上的同志。”“刑侦的团队获得了很多荣誉,集体三等功、集体二等功,不少同志多次获得个人二等功,甚至还有其他的荣誉,比如优秀刑警、全国侦查能手、全国情报研判能手,但是没有一个荣誉是属于杨春副局长的。”
心底无私天地宽,杨春就是一个这样的人。
一种精神无声相伴
事必躬亲、敢打敢拼是杨春一贯的做事风格。凭借着这份执着,他数十年如一日地耕耘在刑侦一线,带出了一大批面对艰难险重任务往前冲的业务骨干。也正是这批业务骨干组成的蕉城刑警大队,连续十二年保持刑侦业务绩效名列宁德市刑侦系统第一的佳绩。
正当他带领着大家向下一个涉黑大案发起决战冲锋时,他倒下了,倒在与黑恶势力决斗的战场上……
在杨春离开的两个月里,扫黑除恶工作群里@杨春的消息不曾间断,大家总是忍不住想同杨春分享最新的工作情况,仿佛他仍在身旁,与所有人一起并肩作战。
杨春牺牲后一个星期,他生前侦办的涉黑案正式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