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重“开放”向重“管理”转变
近年来,中央出台了支持福建省进一步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一系列举措。迎来全国第二批自贸试验区建设试点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等重大政策利好的福建,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拓展。我省口岸工作也将抓住这难得的发展机遇,围绕建设“便捷、高效、安全、法治”口岸的目标要求,为福建对外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省商务厅(省口岸办)口岸管理处负责人介绍,下一步,福建将转变口岸发展观念,由重“开放”向重“管理”转变,优化口岸布局,确保口岸新开放项目与区域产业、城市发展、交通、港口、海洋、旅游等规划相衔接,加强综合管理,口岸开放管理体系、涉外作业区体系和查验配套设施体系更加健全,切实推动口岸综合效能进一步提升。
推动大通关改革,进一步推进国家口岸办关于跨境贸易便利化18条措施的落实实施。从加强“单一窗口”建设、推进通关作业改革、支持服务功能性平台建设,促进通关效率提升和口岸服务环境优化。按照国际惯例,口岸卸货、通关通检准备、货物通关和提离货物等四个环节全部纳入总体通关时间,在今年压缩货物通关时间三分之一的基础上,我省已经确定了将通关准备、货物提离再压缩三分之一时间的目标任务。
推进区域通关协作,拓展口岸综合通道,推动省际通关协作进一步加强,口岸集聚辐射能力进一步提升,拓展国际通关合作。除顺畅江西省依托我省口岸进出口物流通道,加强两省通关部门协作,实现各环节“无缝对接”外,我省口岸还将加强对中西部地区的辐射作用,重点拓展与四川、重庆、湖北、湖南等省市的通关协作。
发挥区位优势,进一步拓展对台直航通道,推动闽台口岸合作持续深化。目前,两岸通关监管业务对接,让ECFA项下原产地证书的电子化互传互认、闽台船舶往来港政手续便利化及海运货物提前报关报检、货到放行等措施变成现实。试点单方采信台湾检验检测结果开展的海峡两岸海关“经认证的经营者”(AEO)互认后,台湾水果实现了上午采摘,下午在平潭销售。接下来,我省将进一步推动两岸通关信息互通、监管结果互认。加强我省电子口岸与台湾关贸网络对接,推进闽台通关信息化合作,打造两岸通关信息交流合作的示范性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