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福建 >> 龙岩新闻  >> 正文

客家青狮制作传承人黄林:弘扬闽西客家文化(3)

www.taihainet.com 来源: 中国新闻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客家地区,逢年过节都要集中展演、入户巡演舞青狮,祝福吉祥。其中,尤以福建连城最为盛行,并成为连城传统武术中重要组成部分。 黄水林 摄

  “在制作过程中,模型的制作最为关健。模型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青狮的外观。”黄林说,模型需选取纯度高达95%的五色泥,经碾碎、跺烂、用木棒反复敲打,最后在宽80厘米、长1米的木板上制作定形。

  如今,黄林在传承青狮的制作技艺基础上进行自主创新,裱纸从用纯纸到纸和布相结合,用料从浆糊到白乳胶……一道道工序的改进使青狮使用寿命更长,结构更加稳定,外观更加精细。制作完成的连城青狮个头较小,直径在60公分左右,重量6-7斤,额头较为突出,脑门上的八卦十分明显,嘴里有一块写有吉祥语的“狮舌”,喻意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之祥瑞。

  “作为青狮制作第十一代传承人,我把技艺传承给我的儿媳妇曾芬,希望这项历史悠久的技艺能够历久弥新,不断传承下去。”黄林说。 (黄水林 张金川)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相关新闻
为传统工艺增添新的活力——郑美淑和她的植物蓝染

从台湾苗栗县三义乡火车站乘车出发,驶出城区,沿着一条苍翠的林荫夹道蜿蜒进山。车行15分钟,再徒步穿过一段绿竹芭蕉掩映的小径,便是一片空旷的幽谷。这青山绿水间,便有台湾知名的植物蓝染工坊——卓也染工坊。传统植物蓝染工艺,在郑美淑和她的团队手里又焕发了新的活力。 传承先民智慧 一进入卓也染工坊的工作平台,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晾挂着的几块床单大小、轻...

福建:文化生态保护,就要“见人见物见生活”

台海网12月5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 设立文化生态保护区,有利于在非遗项目集中、特色鲜明、形式和内涵保持完整的区域内探索整体性保护,这是中国在非遗保护领域的一大创举。 2017年1月,客家文化(闽西)生态保护实验区获批,成为福建省继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后的第二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日前,福建省正式出台《客家文化(闽西)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以...

南靖土楼国际马拉松开跑 中外跑者体验古老客家文化

中外跑者在“最美世遗马拉松赛道”激情开跑。张梦帆 摄   台海网11月23日讯 据东南网报道 以“马拉松+旅游+原生态文化体验”为主要特色的第六届南靖土楼国际马拉松赛于11月23日上午在福建土楼(南靖)景区鸣枪开跑,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多名参赛选手同台竞技。同时,...

《客家文化(闽西)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出台

台海网11月14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 《客家文化(闽西)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日前经福建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出台。   省政府办通知要求,扎实抓好客家文化(闽西)生态保护区整体保护各项工作,持续加大客家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利用力度,注重文化遗产的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秉持“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推进客家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促进文化遗产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