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12月5日讯 据闽西新闻网报道,“我们站在今天,朝向未来。”12月2日,在武平县三中阶梯教室举办的《情铸梁野》首发暨赠书仪式上,来自“厦门五中”的知青代表郭志超饱含深情地说,把承载着武平人民与厦门老知青深情厚谊的书籍《情铸梁野》赠送“第二故乡”,意在延续一种文化自信,激励两地人民在山海敲响创业篇章。
1969年3月至11月,七千多名厦门“知识青年”分批来到武平县插队落户。在共同工作生活长达10多年之久的艰涩日子里,武平乡亲与厦门知青相濡以沫,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斗转星移,厦门知青的第二故乡情结并未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淡去,老知青们时常结伴回访乡亲,不少知青通过修桥筑路、扶贫助学等不同方式反哺乡亲,更为难得的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武平厦门两地人员交往日益频繁,山海交流合作日益加强,对两地的社会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随着岁月的增长,熔铸在生命中的那段情缘在知青的心头越来越浓烈。今年4月至10月,以“厦门五中”老三届为主体的276位老知青开启了“寻梦之旅”大型活动,并将他们感受到第二故乡不变的情怀和生活的沧桑巨变,以文字的形式凝结下来,结集出版《情铸梁野》。该书由厦门、武平两地作家联袂创作,分重返、情缘、创业、山水及附录后知青生活五个章节,从不同侧面记录了那段艰涩的历史印记,讲述着那段动人的故事。
当日下午,厦门知青代表和武平县相关单位及部分乡镇领导举行了座谈,双方就延续山海情缘、加强山海协作发表了建议。厦门知青代表郑启五在座谈会上热情洋溢地说:“武平不仅是武平人的武平,也是我们厦门老知青的武平。我们都渐渐老了,我们在特殊岁月里结下的情缘要代代延续下去,以后我们要带更多的知青下一代来武平走走看看,和武平携手续写山海协作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