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信用卡资产证券化样本示警 招行部分产品累计违约率飙升
《投资时报》记者 田文会
尽管按照招行说法,出现上述现象主要缘于“循环购买”的产品结构设计,但同样结构下,广发银行相关产品累计违约率却低出不少
即便那家曾经在信用卡业务上最为激进的银行,此刻也打醒了十二万分精神。
春节之后,关于招行信用卡批量封停网贷逾期客户的消息,迅速引起市场广泛关注。而在此之前,建设银行及交通银行已在2018年末以紧急封卡降额方式规避相关风险。
自1985年中国发出首张信用卡,至2018年3季度末信用卡发放量已达到6.59亿张,而依据中国银联的官方数据,目前的有效卡量接近1.4亿张。基于零售业务的崛起,各家银行对于信用卡发放一直保持“多多益善”的态度。2019年2月21日,农业银行晋身国内第五家发卡量过亿张的银行,而仅仅三年前,唯有工商银行一家享此殊荣。
每分钟发卡386张——这是中国12家全国性商业银行合计给出的成绩单。
招商银行理所当然处于头部阵营。这家市值较交行高出65.1%的股份制行,素来以在卡业务上先知先觉著称。只去年上半年,其就以121.24%同比增长发卡数傲视同业。好处一目了然——同期招行信用卡交易额上涨41.23%至1.82万亿元。
阳光折射下,眼前飘浮着大大小小流光溢彩的肥皂泡,每个人似乎都在咧开嘴笑着。然后,风来了。注意一组数据:711亿元、756.6亿元、880.98亿元。2018年前三季度中国信用卡用户逾期未偿还金额持续上升,更达到8年前该项数据的11.45倍。
有市场分析人士表示,一般而言一家银行的信用卡业务平均收益率可达到7%至8%,但若扣去资金成本及由积分、优惠构成的开支,息差不过3%。问题是,去年以来,天津、重庆、辽宁等地信用卡不良率已超4%。四川、北京、黑龙江等地接近4%,而有效卡量及卡均消费笔数位居第一的广东、上海也已超3%。这,显然是一个明显的警示。
事实上,有两大迹像或助推了这一股浪潮。首先,卡江湖中除了银行已多出另类“玩家”;与此同时,除了消费透支理财也一度颇为流行。而这进一步加大了某种不确定性。
《投资时报》记者注意到,随着网贷公司纷纷转向消费贷(或现金贷)并导致行业爆炸性增长和无序发展,部分借款人偿债压力陡然增加。而连续出现的网贷爆雷,更直接传导到银行信用卡业务。作为中国信用卡业务和信用卡消费贷资产证券化的先行者,招商银行此次被迫收缩战线,正缘于此。
据悉,招行近两年不断通过信用卡消费分期贷款资产证券化来拓展其贷款资金规模。但是,并非能将所有信用卡消费分期贷资产证券化。另外,资产证券化业务中资产池未偿本金余额降到一定程度时银行可能会回购,而非完全割舍。这也意味着,银行仍然需要承受信用卡消费分期贷款不良增加所带来的风险。
数据显示,多款采用持续购买结构的招行信用卡消费贷资产证券化产品,近一年来累计违约率迅速攀升,且与广发银行同类产品相比累计违约率偏高。而在招行多款和享系列信用卡消费分期贷款资产支持证券信托资产池中,年收入5万元以下的借款人借款本金占比最高。这亦是其累计违约率高于广发银行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