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海西晨报11月20日(讯特派漳州记者 黄智斌)昨日,漳州灯谜艺术博物馆正式开馆,这标志着漳州灯谜艺术的传承保护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此次新开馆的漳州灯谜艺术博物馆从原来的威镇阁搬到了芗城区台湾路漳南道巷内,面积约250平方米,共分谜史、谜城、谜艺三个部分,馆内收藏有古今中外的灯谜资料三万余件、历代谜家简要事迹碑刻、海内外重要灯谜活动碑刻、谜圣张起南和谜贤高伯瑜的半身铜像,春灯源流图碑刻,印章谜108枚、名人手术谜2070笺及文化名人书画佳作。张超南撰书之“山辉书屋”楠木楹联、高伯瑜捐献的毕生珍藏历代谜学古籍、国粹一号端砚为镇馆三宝。
漳州灯谜艺术博物馆原名漳州灯谜艺术馆,创建于1992年春,原址在芗城区文化馆旧址四楼,1999年元宵迁至漳州标志性建筑威镇阁(俗称“八卦楼”),2000年元月,被中华灯谜学术委员会命名为“中华灯谜艺术馆”.
威镇阁作为漳州最具标志性的建筑,整体建筑风格与灯谜馆的文化品位相得益彰,灯谜馆设在那里不是最好不过的吗?为什么要搬迁呢?
据漳州灯谜协会郑会长介绍,威镇阁楼层高,面积大,附近粉尘多,八面开窗的建筑形态致使楼层内的温度、湿度过大,十分不利于馆藏书籍文物的保护。此外,这里距离闹市区近,往来车辆的噪音破坏了整个灯谜馆的文化氛围。灯谜馆入驻10多年,虽然威镇阁附近高楼林立,但这里的人流量却不大,一到晚上就很冷清,不利于灯谜活动的开展。
漳州灯谜与文化古街区一样都有着1300多年的历史。新开馆的漳州灯谜艺术博物馆位于漳州人流量较大的历史古街区中,毗邻中山公园。芗城区文体局林建军副局长说:“历史街区优越的地理位置是灯谜馆迁至此的最主要原因。新馆不仅不会降低其原有的文化品位,反而可以利用历史街区特有的文化氛围开展灯谜活动,提高群众参与的积极性。”
责任编辑:陈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