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南京一所高校的退休教师们参加活动。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
再过30年,3个人中就有1个老年人。
未来,我们去哪儿养老?
近日,在海南三亚南山召开的首届“全球应对人口老龄化中国策略论坛”上,来自国内外的近百位健康医学、老年学、人口学、社会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中国方案”。
来自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末,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41亿,占总人口的17.3%。预计到2050年前后,老年人口数量将达到4.87亿的峰值,占总人口的34.9%。这意味着30年后,每3个人中就有1个老年人。
国际上一般认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达到10%,即意味着进入老龄化社会。中国从1999年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到2017年,老年人口净增1.1亿,其中2017年新增老年人口首次超过1000万。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表示,老龄化趋势下,目前又呈现出新特征。其一,是老年慢性病人在老年人中占比上升。心血管疾病和癌症占老年人死亡原因的33%,中风、慢性阻塞性肺炎、肺癌是过早死亡的三大原因,糖尿病、肌肉骨骼障碍、抑郁症成为失能的三大原因,所有这些已经很接近发达国家的指标,预计未来还会继续上升。
“寿命提高了,但是老年功能下降了。”北京301医院院长范利说,当前老龄化最大的问题是共病患病率较高,以80岁老龄人为例,住院病人大多患有3至5种疾病,多种病存于一体,一个人需服用多种药物,这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巨大负担。
其二,随着社会结构变化和人口流动加速,老年空巢率明显上升。在我国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流出,大量老年人留守,老龄化程度高于城镇。
“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陡然到来、发展迅速,与发达国家相比面临更多挑战。”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长王辰说,老龄化问题不仅同卫生健康管理有关,而且牵涉经济社会方方面面,需要全社会共同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