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看过一部琼瑶的电视剧,好像是叫做《烟锁重楼》,里面有一个情节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电视中的女主青年守寡,但是却情不自禁地爱上了男主,恋情暴露之后,女主的婆家——一个封建大家庭自然饶不了她,就用家法处置她,让她在一排贞节牌坊之间走过,接受村民的臭鸡蛋,烂菜叶,以及棍棒的毒打。
自那以后,牌坊在三观很正的楼主我心目中就留下了不好的印象,以为那是封建社会的黑暗的象征。今天,我却要带大家走进漳州的牌坊,认识一下那些铭刻在石头上的过往,了解牌坊背后的故事。
这里说的漳州牌坊指的是位于芗城区香港路北端双门顶的“尚书探花”和“三世宰贰”两座明代石坊,以及新华东路东端岳口街的“勇壮简易”和“闽越雄声”两座清代石坊。是现存漳州石坊中最具代表性的建筑。
尚书探花坊
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为林士章立。林士章,字德斐,漳浦人,嘉靖探花,任南京礼部尚书、国史副总裁。坊宽8米、高11米,南北向。正楼匾额两面分别刻楷体巨字“尚书”、“探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