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来了。这是一个浸润了传统文化的节日,有粽子、艾草的清香,有赛龙舟的热闹,也有美好的祝愿。
不只是端午,在漫长的时光里,每一个传统节日都像一个节点,串联起我们的历史与文化,带着我们慢慢长大,去感悟人生的意义,以及中国人特有的浪漫。
资料图:俯瞰参赛龙舟竞波逐流。 郭旭 摄
一
捋一捋端午节的来历,能发现很多传说。“纪念屈原”大概是流传最广的那个。
屈原出生在战国末期的楚国,前半生正赶上“横则秦帝,纵则楚王”的时候,再加上本就出身于贵族,又才华出众,很受楚怀王的赏识。
他主张举贤任能,联齐抗秦,但却遭人谗害,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即便如此,屈原依然忧国忧民,愤懑之中,写下了《离骚》、《天问》等不朽文章。
曾经有一位渔夫劝他,遇事可以明哲保身、学会“随大流”,屈原不愿意:宁肯跳进江水、葬身鱼腹,也不能让纯洁的品德蒙受世俗尘垢的污染。
他伤心欲绝,最终抱石投入了滚滚的汨罗江。老百姓听说后,纷纷赶到江边凭吊屈原,拿出家中的粽子、鸡蛋投入江中,希望鱼虾别去噬咬屈原的身体。
久而久之,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等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