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生活频道 >> 文化 >> 文化大话堂  >> 正文

非遗+旅游 传承+增收

www.taihainet.com 来源: 海南日报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 本报记者 林书喜 特约记者 林朱辉

  通讯员 杨耀科

  在昌江黎族自治县石碌镇宝瑞森林公园入口,有一座黎族风格的两层建筑物,其中黎之韵展销馆占了一层大半面积,设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馆、展示馆和传习基地三个功能区。市民和游客不仅能在这里选购到自己喜欢的黎族特色产品,同时也可以在传习基地体验黎陶、黎锦制作过程,感受黎族文化的悠久历史。

  负责展销馆运营的海南黎之韵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致力推介黎族文化和特色产品,同时吸收当地30名黎族贫困户为员工,免费给他们培训制陶、织锦、藤编等非遗技艺。有的贫困户学会非遗技艺后,还会自己制作产品售卖,还有人进入当地景区上班。目前该公司固定与当地300余名村民合作,收购他们制作的黎锦、黎陶和藤编产品,有效带动300余位农户就业增收。

  “开设黎之韵展销馆的目的是想通过这个平台,让更多人了解黎族特色文化,把黎族本土文化传承下去,促进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同时还可以调动黎族群众特别是贫困户学习编织黎锦美服,制作精美藤编器具等黎族特色文化产品的积极性,带动他们增收致富。” 黎之韵公司总经理唐丽金说。唐丽金是黎族人,亦是藤编技艺传承人,多年来她致力保护、传承和发展黎族文化以及传统手工艺。

  2017年7月起,黎之韵公司在昌江县委宣传部、县民宗局和县文化馆支持下,在昌江各乡镇举办织锦、黎陶、藤编、纺线、双面绣、黎族乐器制作等培训班。让村民在学习黎族文化的同时,制作传统手工艺产品出售,增加收入。此外,该公司还走出县外,到五指山、陵水、保亭、东方等市县办班培训及收购手工艺产品,培训人员达2000多人,收购产品共2万多件,助力当地脱贫攻坚工作。

  同时,为了促进黎族民歌的传唱和黎语的传承,该公司分别在昌江七叉中心学校和思源学校举办黎族五大方言和黎族民歌培训班,让年轻一代学好黎语,用好黎语。还跟哈鹰组合、木棉花组合等黎族音乐团体合作,到昌江各乡镇进行民歌传唱培训及公益演出。

  (本报石碌3月24日电)

相关新闻
湖州新市:网络直播+非遗 激活文化传承的一池春水

浙江在线3月24日讯(浙江在线通讯员杜筱薇)春回大地,莺飞草长,田野里,柳梢头,盎然的生机从绿意中丝丝透出。如果有一种食物能够唤醒春天的记忆,有一种味道能唤起湖州游子对故土的眷恋,那非芽麦圆子莫属。   芽麦圆子,以糯米、麦芽、棉线草、豆沙等为主要材料,口感软糯清香,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作为江南水乡特色传统点心,它是新市特色食品一绝,更是湖州...

非遗进校园 理县开展线上藏羌戏曲教学活动

3月23日,为推进“藏羌戏曲进校园”工作,理县文化体育和旅游局联合理县教育局组织学校老师利用各班微信群将释比戏表演视频、释比戏图文知识、译文发至群里供学生观看学习,并组织学生参与“藏羌戏曲进校园”线上竞赛活动、鼓励学生们参加“学唱藏羌戏曲 秀出不凡自我”视频征集评选活动。  藏羌戏曲是阿坝州众多非遗项目中的瑰宝,是古老而又独具民族特色的地方戏...

【福州非遗宅急送】福州茉莉花茶窨制工艺

福州茉莉花茶窨制工艺 First Year 茉莉花茶,又称茉莉香片。福州茉莉花茶窨制工艺,是将经过精制后的绿茶茶坯和茉莉鲜花进行拼和、窨制,使茶叶吸收花香而成的茶叶,茶香与茉莉花香交互融合。 First Year 宋朝起,许多史料都记载了福州茉莉花茶采摘、制作、品赏的过程。清朝咸丰...

一展一世界 “疫”路有非遗 ——记爱心厦门,非遗人在行动

佳作有约, 咱们一起来见证非遗人的爱心助力战“疫”! 爱心厦门·“疫”路有你 ——厦门非遗传统美术抗疫专题作品展 即将开展, 咱们有图有真相, 欢迎围观啦! 庚子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笼罩神州大地。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14亿中国人民众志成城、共克时艰,打响了疫情防控阻击战。在这场战疫中,我们非遗人也从未缺席!疫情无情,人间有爱!在这座充满温情的...

老党员伉俪制作非遗彩灯抗“疫”

武汉加油、中国必胜、科学防治、万众一心、同舟共济……在北京市海淀区甘家口街道水科院社区防疫值守岗位上,一个个精巧的手工小灯上贴着醒目的防疫标语,引来了不少社区居民们的围观和称赞。靠近仔细一看,彩灯是纯正“手做”,就连灯上贴着的防疫标语和十二生肖都是手工剪纸,这些彩灯全部出自海淀区非遗传承人张双志、富玉玲夫妇之手。   张双志,北京“小灯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