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过一个艰难的寒冬
我们看到春暖花开近在咫尺
不论你身处何地
都别忘了
除了做一名“低头族”
你还可以仰头眺望
人类文明的璀璨星空
新一年
开启新的非遗之旅
厦门非遗中心主办
台海网协办
“非遗云课堂”
新玩法、新思路、新内容
陪你们探索5G时代的
非遗文化创新传承
《非遗云课堂》
课时2
同安锡雕
说起锡雕,鲜少有人知,可是在过去几百年,锡雕可是寻常百姓家的常用器皿,茶叶罐、锡盘、摆设件等等,精巧勾勒的纹饰俨然成了家居摆设的一道文艺风景。
我国制锡工艺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明清时期锡雕在民间已相当盛行。当时从事锡加工制作的业者不下千人,器物主要以生活用品和礼品为主。到了近代,国内的锡雕技艺因为战火等原因使得断层了几乎百年,几乎到了失传的地步......
在古代,“锡”与“赐”同音,具有祈福、吉祥之意,自古以来闽台地区就颇为推崇锡器,不论是婚丧嫁娶还是馈赠亲朋好友,皆以锡制为贵。在上世纪80年代,锡雕工艺曾盛极一时,嫁娶必备“锡制五件套”,一对烛台、一个茶叶罐、一个酒壶,外加一个茶壶,便是一桩好姻缘。
锡雕侠侣
也许是冥冥之中天注定,在厦门同安,也有一对“锡雕侠侣”,因锡结缘,将手工锡雕做成了艺术,也把彼此的人生岁月敲进了一个个精美的作品里面……
锡雕制作过程繁复
需要日积月累的磨炼
但是别着急
锡雕侠侣研发了一款
适合“小白们”制作的锡器
详细攻略双手奉上
动手实践时间
同安锡雕—圆锡杯制作
银敲锡杯纯锡含量99.5%,无毒环保贵金属,有杀菌、净化水质的功能。又名《养生杯》,由于锡导热快散热快的材质特性,当能端起锡杯时,杯中水温恰是入喉的温度,降低因长期喝烫茶而导致食道癌的风险。
步骤一
准备一片含约99.5%纯锡加0.5%铜(加微量铜增加硬度)圆锡片。
步骤二
准备工具。木模、垫布、胶锤、铁锤、锉刀、玛瑙刀、装屑盘。(从左到右依次排列)
步骤三
木模从大到小有1号、2号、3号、4号、5号,5个大小的圆洞。圆锡片依次平放在1、2号圆洞内直接胶锤打半圆弧型。半圆弧型口边依次斜放靠3、4号圆洞边定点转圈内上下全打加深成深凹圆不倒翁状。把深凹圆状左手拿平放5号圆洞上,右手拿胶锤敲出杯底。
步骤四
用锉刀锉平杯边。
步骤五
玛瑙刀磨亮边,里外不刺手。
步骤六
玛瑙刀顺一个方向刮亮杯内外。
步骤七
电动刻笔刻字刻图。
步骤八
敲打上“银敲”logo和“学”字。
步骤九
用魔力棉加洗洁精清水洗净。
步骤十
成品《圆锡杯》
锡杯保养
锡器保养
平时用纯棉布或海绵魔力擦、洗洁精清水,洗净擦干即可。 使用久微黄(不会变黑)保养:
1:用百洁布(拉丝布)沾水同方向由重到轻反复磨擦后洗净恢复银白色。
2:用玛瑙刀同方向反复用力打磨后洗净恢复银亮光泽。
▲
刘彦玫/编辑
图片由非遗传承人提供
视频由厦门神兽影视广告有限公司提供
关于非遗云课堂
为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普及,深化保护工作者、传承人及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解和认知,增强网络传播效果,厦门非遗中心携手台海网、各保护单位、传习中心、及传承人,共同打造“非遗云课堂”系列专题线上课。台海网自2017年起,深入挖掘非遗文化时代价值,结合闽台非遗文化项目,创新符合时代需求的非遗文化传承模式,输出两岸人士喜闻乐见的精神文化大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