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朱慧卿
□苑广阔
记者6日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了解到,我国将开展城市公园绿地开放共享试点,鼓励各地增加可进入、可体验的活动场地,完善配套服务设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搭建帐篷、运动健身、休闲游憩等亲近自然的户外活动需求。(2月7日新华网)
相信很多人对去年席卷全国的“露营热”有着深刻的印象。一时之间,城市郊区、野外,适合露营的地方都变得“一位难求”。当时的“露营热”表面看上去和当时的疫情防控有关,很多人因为疫情防控政策无法去较远的地方旅行,所以把露营当做了放松身心、亲近自然的一种方式,但是从根本上来说,“露营热”的兴起,反映出的还是公众对大自然、对“诗和远方”一种发自内心的向往。
当时就有人提出,向往大自然、向往“诗和远方”一定要到郊区,要到野外吗?为什么不能去城市的公园、绿地?这样一来,不但距离更近,时间成本更低,而且对于一些没有私家车的市民来说,也同样可以享受到露营的乐趣。但问题在于大多数的公园都只允许市民游客入内游览、观光,不允许在草坪、绿地上露营,以及进行一些休闲娱乐活动。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避免公园草坪、绿地的环境被破坏,包括植被被践踏,环境被各种垃圾污染等等。
而伴随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近日发布的通知要求,这一状况将得到改变,以后市民游客在城市公园搭建帐篷甚至露营将成为可能。按照通知的要求,各省级住房和城乡建设(园林绿化)主管部门要组织本地区有关城市开展公园绿地开放共享试点工作,试点时间为1年,其中,南方地区更要应试尽试。
这当然是值得高度肯定的,以后我们就可以实现“家门口露营”了。但这一工作要想得到顺利推进,还需有两个基本前提。第一,就是公园方面要投入必要的资金、资源、人力等等,加强对草坪、绿地的维护和管理力度。第二个前提,市民游客在公园露营等过程中,要加倍珍惜,要坚守文明、爱护公物、保持秩序。
做好了这两点,城市公园绿地开放共享试点工作应能顺利推进,越来越多的市民也将尽享“家门口露营”的发展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