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有漳州华安市民向记者反映,华安一中操场两侧和华安电信大楼两侧行道树“盆架子”散发出浓烈“花香”,让人闻后头晕、反胃。有群众还担心这种气味是否有毒,会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对此当地相关部门称,顺应民意,这些“盆架子”树,计划将在明年进行更换。(11月15日《海峡导报》)
更换“盆架子”尊重的是民声
□李甘林
“盆架子”树当然也有一定的优点,而且它的气味看来也不是真的有毒。但既然“花香”扰民,且遭不少市民投诉,那么相关部门当然要重视。
老百姓不欢迎,不喜欢的,可能的话就要尽量改过来。因此相关部门的表态是值得肯定的。这种充分尊重民意,认真听取民声的态度,以及顺应民意之举,是管理部门应有的姿态,也是百姓权益受到尊重与重视的体现。
能否有两全之策?
□梅子鄂
“盆架子”树其实在很多地方都有,深圳、厦门都出现过,也都有过争议。客观地说,行道树的选择还真是个难题,有的树叶大怕砸人,有的太茂密影响视线,有的花絮乱飞,有的各方面似乎都不错,花开了却有异味…….
相关部门称明年要换掉,这种顺应民意的姿态当然值得肯定。同时笔者想起有些城市对柳絮的处理,因为他们注射抑花剂,解决了柳絮扰民的问题,同时还保留了原来的树木。
这边的“盆架子”树看样子已经长得高高大大,再换新树种,不知道需多少投入?如果能想到一些两全齐美的折衷办法,岂不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