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评论频道 >> 八闽聊斋  >> 正文
新闻

打击“老黄牛”,要让他有痛感

www.taihainet.com 2016-08-17 07:27 来源: 台海网 冯海燕

  □冯海燕

  “去鼓浪屿吗?我们有票,马上就走。”一听黄牛的说辞,本来买不到票的游客,也就跟着走了。实际上,他们是将游客诱骗至海沧区嵩屿码头乘船,从中赚取票面差价,扰乱码头旅游秩序。

  近期,思明和湖里警方重拳出击,严厉打击“黄牛”、野导乱象。(8月16日《海峡导报》)

  警方重拳出击,有黄牛被拘留了,让人拍手称快。

  但影视剧中一些为非作歹者被控制后,常常会叫嚣“再过N年,老子还是一条好汉”,就像灰太狼,每次灰溜溜溜走前,都会抛下一句“我一定会回来的”!那么,被打击被拘留的黄牛,会不会一样在心底呐喊——我一定会回来的?

  完全可能!

  此次整治中,有的就是“老黄牛”。安徽人宋某军,2013年就因当“黄牛”被警方打击处理过,那从2013年被打击后到现在,这几年时间里,宋某军在干什么?是否一直在当黄牛?执法的这次抓现行中,才400元的坐快艇游鼓浪屿,他“黄牛”口子一张,就变成了1600元,看起来不差钱的“路虎”游客还干干脆脆让这笔生意成交了。

  若宋某军一直没有远离这个老本行,算上这次,也才被抓两次,但这方面的收入……算起来,黄牛的日子不要太滋润哦。报道中没有提及罚款,只说拘留五天,我们不知道罚了没有,老黄牛膘肥体壮,脸皮应该也很厚,五天的拘留大概不算啥。警方的这次“重拳出击”,牛犊子可能会怕怕,但对于宋某军这样的“老黄牛”,或许还是缺乏震慑力。

  对于黄牛,厦门有处罚规定。但是,法规经常是一管好多年的,市场的行情却不断在变,黄牛的效益也可能与时俱进。违法成本和违法所得应该要有一定的比例关系,如果“刀”不够利,搁黄牛身上好像挠痒痒,黄牛又怎么会有痛感?

  黄牛、野导是厦门的老毛病,是旅游市场的大问题。笔者以为,一方面需要警方常态整治,时时出击;另一方面,要考虑是否制定专项规定,用足药力,加大对黄牛的打击力度。可别千辛万苦抓到了,处罚却只是罚酒三杯。那样,像宋某军,很可能就会在拘留所里发出个人的“励志”宣言:再过五天,老子还当“老黄牛”!

更多内容请扫描二维码关注台海网官方微信(taihai101)

  • 台海网微信

  • 厦门微公益

  • 海峡导报微信

  • 厦门第一时间

相关新闻

  • 北京朝阳区二手房过户一号难求:黄牛号12万年内涨60倍
  • 朝阳群众“伤不起”。8月12日,记者在北京朝阳区过户大厅见到了刚刚办完过户手续的大庄(化名),“回忆起最近3个月的卖房经历,宛如一场噩梦!”他说。   据了解,平均一套朝阳二手房的交易时间大约在3个月左右。“实际上,过户的时间往往比预期的还要更长”,一位链...
  • 4张船票1600元?黄牛揽客被抓现行
  • ■宋某(右)   台海网8月26日讯 据厦门晚报报道 14日上午,外地游客张先生载着亲友自驾游来到厦门,车子停在鹭江宾馆门口,他问保安上鼓浪屿的船票要到哪里买,马上就被旁边的宋某听到了。34岁的宋某是安徽颍上人,专门在鹭江道上拉外地游客坐船上鼓浪屿,是一名“黄牛”。  ...
  • “老黄牛”拉一趟客就赚1200元
  • ◆有船单为证,“老黄牛”不得不认栽   台海网8月16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黄敏江 刘承烺 通讯员思公政 徐莉华 实习生 刘雪清)“去鼓浪屿吗?我们有票,马上就走。”一听黄牛的说辞,本来买不到票的游客,也就跟着走了。实际上,他们是将游客诱骗至海沧区嵩屿码头乘船,从中赚取票...
  • 鼓浪屿居民、游客用歌声和音乐助力琴岛申遗
  • 鼓浪屿人用音乐传达对申遗的支持。记者唐光峰摄   台海网8月12日讯 据海西晨报报道 晚风徐徐吹来,月光映照小院,悠扬的音乐萦绕空中。前日傍晚,鼓浪屿申遗家庭音乐会在姑娘楼举行,鼓浪屿居民和游客用歌声和音乐为琴岛申遗助力。优美的音乐连绵不绝,让游客“沉醉不知归路”,...
  • 厦门-浯屿海上牧场旅游专线试航 途经鼓浪屿等多个著名景点
  • 台海网8月9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为配合浯屿岛一年一度的“开渔节”, “中国第一渔村·浯屿海上牧场”海上旅游专线正式试航。昨天上午,包含旅游业人士和新闻媒体等在内的体验团登上游船,沿着厦门和龙海海域,体验了这条海上旅游新路线。   “浯屿海上牧场”海上旅游...

关于台海网 - 导报广告价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 - 友情链接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算举报电话:0592-968801

儿童色情信息举报专区|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90014) 闽ICP备07001623号 福建省通信管理局

版权声明: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海峡导报(台海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免责声明:台海网转载自网络的文章和图片,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用,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内容仅供参考。
如我们使用了您的作品(包括文章和图片),请作者与本网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网,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