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海燕
想知道去年厦门空气、水质、声环境的“体检报告”吗?6月5日是世界环境保护日,这份“体检单”新鲜出炉了。单子显示:厦门空气优,但噪音方面则不尽如人意,较吵路段增加36公里。(6月5日《海峡导报》)
如果底子好,噪音+可能还是小病小痛。但“静静”这个姑娘出走多年了。芝麻开花节节高是好事,噪音如果年年阳性乃至是强阳性,那对于厦门则无异于雪上加霜。
回想这几年,噪音确实屡受厦门市民吐槽。每年在最严禁噪令呵护下,中高考总是相对安静些。不过噪音+影响的仅仅是学子,仅仅是高考吗?高考不过几天,但学习生涯却是路漫漫其修远兮,而除了学生,市民也需要静静。
可他们与静静中间,隔着N条银河——除了喇叭声,还有施工机器的轰鸣声,再有,夜排档的通宵营业,食客酒精作用下的叫嚣,店家金钱动力下的吆喝甚至喇叭等等,这几年都是市民的投诉热点。只是,你投诉,或者不投诉,噪音往往还是在那里。
嚣张的噪音难道真无法破解?非也,中高考一来,诸神回避,噪音伏低。于是乎中高考成了一座鹊桥,让大家在七夕之前,与久违的静静像牛郎织女般每年一约。那真是何等难得的金风玉露一相逢,忒胜了人间无数。但市民的欢喜又能多久?每每高考结束,她又飘然离去。
蓝天碧水静静,是鹭岛的颜值担当,可谓厦门的三朵花。现在其中一朵花容失色,而面对噪音+,市民都在说:别吵,我想静静!尽管静静是一个很胆小的姑娘,外界的聒噪会把她吓跑,但市民与静静的高考七夕会,说明留住静静,非不能也,恐不为也!
所以,需要管理部门当好护花使者,面对噪音+,管理更要加,尽量将最严禁噪令持续下去,看哪些人敢跟自己兜里的钱过不去,跟咱家的静静过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