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会戒指也是一种母性
□冯海燕
厦大1986级校友聚会,组委会为每位同学定制一枚戒指。一位同学就学时不幸去世,他母亲看到了校友聚会的新闻,托其女儿问校方:有我儿子的戒指吗?厦大校友:那枚戒指已经做了,他们没有忘记他!(5月4日台海网)
这个新闻,让笔者这个局外人都看得眼眶湿润。
风华正茂的大学生,来不及飞翔就猝然离世,对母亲来说是何等残酷的现实?常说离了谁,这地球都一样转。可在母亲心中,儿子的离去,地球在刹那间真的是停止的。虽然说睹物思人愁更愁,可至少,母亲的心与孩子连在一起,所有与孩子有关的东西,伤感,但也无比珍贵。
校友会,这个意味着团聚与欢庆的日子,可这位同学却永远无缘参加了。对母亲来说,校友会可能让她悲从中来,但又从心底渴望这片儿子曾经亲近的土地,能留有孩子的印痕,那仿佛是儿子无声的宣言:厦大,我来过!
让人欣慰的是,这位母亲的心愿没有落空。而且,在她提出要求之前,他儿子的同学们就已经将他的戒指统计在内,一句“没有忘记”让人潸然泪下!
是的,他是母亲的孩子,也是厦大的学子。哪怕全世界将他遗忘,但是母亲不会忘记自己的孩子。怀念故去的学子,感怀母校的深情,校友会戒指,也是一种母性!
让同学会多些深情少些庸俗
□厦大2012级中文系 江舒晨
校友会、同学会,本来词义纯洁,但在虚荣和势利的催化下,有时这些词汇几乎也被污染了。此则新闻一出,倒是让笔者少了些原有的偏见,多了些感慨。
曾耳闻不少关于同学会的调侃,有人将同窗相聚当成炫秀自己的平台,全然无视他人感受,加上人与人之间差距太大,同学会往往“惊险刺激”。殊不知曾有幸为同窗缘分何其之深,好不容易聚一聚,却纠结或炫耀那些社会上的成败,实在庸俗无比。那样的同学会,真的不开也罢。
回到正题,像厦大1986级校友有身居高位,有豪拥千金,也有清贫半世、平凡人家,但回归母校,都为同窗。回馈母校一栋楼与一本书,虽有金钱分量上之差,但无情义深浅之别。这个时候,他们连早逝同窗尚且没有稍忘,社会上的点滴高低、些许贫富又何足挂齿?
希望今后各地的同学会,都能从这一事例得些启迪。笔者临近毕业,展望前途之余,更希望今后的同学会都能多些真情,少些庸俗的攀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