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作者 贾志勇
1月14日下午,有“首善”之称的陈光标在新浪认证微博发布题为 “紧急通知”的图片微博,称看到光明网时评作者郭元鹏的一篇文章《雾霾天气“绿帽子”最该戴在谁的头上?》,此文章入选陈光标年度新闻一等奖,奖环保轿车一部,油卡2万元,配备驾驶员一名,驾驶员年薪由标哥发放,春节给其父母及家人红包20万元。15日下午该微博以文字和图片证实,陈光标已经将20万元现金和一部轿车等当场发放给郭元鹏。
对常年关注新闻事件的时评人来说,这是一个新年的大彩头。尽管有人怀疑陈光标是在炒作,但俗话说得好,“论迹不论心,论心无完人”,如果你要对人家的用心打破砂锅问到底,那即使不是炒作,也总能追究出些个人的动机或诉求出来。郭元鹏的文章如何当然可以见仁见智,但陈光标微博说得好,至少郭元鹏“敢说真话”、“表达草根的声音”,这样的时评人接受褒奖有什么问题?
陈光标重奖时评人,显然是用金钱和金钱带来的影响,来肯定环保理念,特别是肯定要求政府部门带头做好环保的呼声。
这同时让我们看到了时评和时评人的价值,即时评人在他们的评论中传递出的观念观点、思想情感、意见建议,在与现实社会近乎肉搏、近乎短兵相接之中,实际上造成的对现实社会的积极干预。这提醒我们说话、做文章,还是要基于社会民生,着眼于现实,眼睛向下,多接地气,少些高蹈,少些小资情调,少些无病呻吟,多说实话真话,多干实事好事。一句话,就是经世致用。
陈光标重奖时评人,在与时评人的相互肯定中,见证了观念和文章的重要,这是一种正能量,表现出的是一种让人乐观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