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金融时报》昨日发表题为“亚洲的教训”的评论,摘要如下:
10年前的今天,一场世界性的金融危机在曼谷开始。对于导致亚洲金融危机的原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行动,以及现在人们是否得到了正确的教训,依然充满争议。
一个解释是,这仅反映了这些国家还是一种类危机的增长,再加上过度依赖外资以及本国资本完全在国内流动。
还有一种解释是,危机特别沉重地打击了亚洲国家,降低了它们的增长能力。但研究证据表明,危机带来的这种影响是有限的,在很多方面,危机还推动了亚洲经济,例如银行管理制度和其他机构改革。
而现在,一些人把危机看作是一种象征而不是亚洲悲剧的原因。这些“老虎”出口导向的经济在1990年代早期就出现不好征兆。这一方面是由于不适当的过于绑定在固定汇率上,另一方面是由于中国作为一个出口商出现,成为了一个几乎拥有无限能力出口低价产品的巨大竞争者。
亚洲依然能够增长,也能增长更快,但现在增长有了速度限制。除非再过一代,等中国变得富裕,任何人依赖出口导向型增长都是难以做到的。10年过去后,1997年金融危机的含义逐渐开始变得清晰。编译/刘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