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厦门,白天举步维艰,但到了晚上,就有一群夜游人奔向鼓浪屿、奔向环岛路。他们避开火辣辣的白天,让夜色下的环岛路热闹得像黄金周。
导报记者连日来调查发现,这时候,精明的商家也接连感叹——适合做“夜生意”的时候已经到来了。(8月6日《海峡导报》)
台海网作者 王军荣
晚上凉爽,游客和市民都出来了,也就带动了消费,那些烧烤摊的老板,那些面包店的老板,都延长了做生意的时间,自然生意兴隆,赚得笑哈哈。
然而,笔者更想到一个词叫“夜游安全”,晚上人流量多了,安全是否有保障?当白天人少的时候,安保力量是否可以相应调整?而晚上的安保相应增强了没有?
再比如报道中说,根据轮渡公司的数据测算,每天17点至22点,通过厦鼓渡轮上岛的人数有5000-10000人,这一数字,相比以往多了不少。这显然是值得警惕的。通过记者了解,核载850人的渡轮并没有满载,但却挤满了游客,夜间的安全,需要我们格外小心。
晚上相比于白天,可能一些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的精神会松懈许多,而如果一旦出事,则危害会更大。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说,既然“黑白颠倒”,那在安保上,也应该适当地“张弛换位”一下。“夜游经济”繁荣,足以体现厦门的魅力,但相对应的是“夜游”要更安全。让大家晚上出来,没有安全方面的顾虑,这才是“夜游经济”繁荣的最大保障。